都說京都寺社多,即便時代制度更新,神佛信仰都是老的,京都人生活慣於麻煩的節令行事,所有時間地點活動,都具有不可動搖的文化縱深,原本這些事情與觀光客無關。
不過仔細攤開精華町地圖,發現京都人還是慣於請人多走走神社寺廟,幾條路線都是參拜神社寺廟神社寺廟……此時我才領悟,原來旅人需調整一個邏輯,他們並非將之當成觀光景點,更像是日本歷史教材,遊中有學,才是格調。
春日神社的脈絡來自奈良春日大社,全日本共有一千多個春日大社的分靈,京都府內就有四座分社,其中一座就位於精華町。
明神系春日鳥居是春日神社標準象徵,秋日時有楓紅,不過冬日早已褪去,僅左側一株紅葉恣意趨近鳥居,與右側綠葉對映,不僅像雙色框線,也讓樹影嵌上島木與柱子形成光雕,一點點微風就能騷動形影,宛如一串冬日精靈留下的細語。
簡單的神社木造建築,只有正上方拱形唐破風較為顯眼,門窗肅靜如斂眉的守護者,陽光灑落下宛如一大片一大片巧克力,少女抓了兩支樹枝(竟然那麼巧就有兩根鹿角造型的樹枝!),在無人的神社與光嬉戲,變為偷偷跑來引領旅人的小鹿化身。
前庭右側設置兩頭望向本殿的白鹿雕像,代表源自奈良春日大社的神使(代表神明傳達旨意的使者)。後來想想,無論是日本民族、台灣原住民邵族或蒙古族、甚至美國印地安人的傳說,都曾經出現過以鹿作為神獸代表的神話,雖然精華町這裡沒看見真正的鹿,我們這群訪客(雖然已臨中年但還懷抱浪漫)仍擅自上演可愛小鹿使者秘密降臨的小劇場。
偷偷越過柵門往裡看,懸掛在拜殿上方的兩片大繪馬「白馬與黑馬」據說十分有名,不過其實最重要的是後方看不見的本殿,整座移築自春日大社的若宮社殿,被列入重要文化財。
從正門看不到美麗的本殿,偷偷走向左方的小徑,可越過圍牆看到高起的春日造檜皮葺屋頂,這是唯一能讓民眾遠眺本殿精細工藝之處,雖然真的是很遠,我們努力瞇了眼想看清楚。
「沒辦法畢竟是神明住的地方呢。」A說。
「少來了你也看不懂吧哈哈哈!」B說。
「沒關係啊少女還是很可愛的哈哈哈!」C說。
希望住在裡面的武甕槌命看在少女小鹿可愛的份上原諒我們的貧嘴吧。
春日神社(位於春日之森綠地公園內)
精華町大字菱田小字宮川原58番地2
精華町役所介紹:http://www.town.seika.kyoto.jp/contents_detail.php?frmId=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