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文藝復興的旅人

兩人旅行,總是得你拍我我拍你,獨照多不成對,卻會在之後才發現早已埋下故事。 整理照片時,發現了這兩張毫無相關的照片,卻呈現對比的趣味。 我們在義大利西耶納,正要去參觀主座教堂,在舊城區往目的地前進,看到一家書店就鑽進去訪。 旅途期間, Ken一直是個西洋古美術的好解說員,看到這張相片,就讓我瞬間想起所有當時親身體會的文藝復興的一切:明暗對照、遠近透視、結構和諧,畫中人物姿態典雅莊嚴神聖,意味不名的目光投向另一個主角,而那個主角正看著畫框外的你。 沒想到回家後才發現,我們意外地在當地重現了古老的構圖,將自己也寫進了那段歷史。 西耶納舊城區 -Siena, Italy -Natura Classica -by Ken & Carol –My Facebook –My Flickr

Read More

[travel]拜啟,神樂坂,一日紀行。(黑白篇)

前一章最後講到,當年《拜啟‧父上樣》創造了許多迷人的黑白劇照,記錄下純粹的神樂坂,我也興起跟著學樣,果真如此,黑白的神樂坂像是另一個似近又遠的平行世界,更有讓人墜入的魔力。當日,盛陽正熾,身著一件水藍花點洋裝與白花夾腳涼鞋,以一個不敬業不積極的觀光客身分,散步在神樂坂一整日,然後愛上它。

Read More

[travel]沖繩‧島序曲

從來沒有趕在夏季正式開始之前,就提前來到沖繩。如果說東京是讓我吸取新知的好朋友、京都是讓我感懷舊情的老朋友,沖繩必定是那可以讓我放鬆閒散懶洋洋地言不及義的青梅竹馬吧。 回來之後整理這系列的文章提綱,發現其實有好幾個不寫很可惜的玩樂之處想動筆,但…還是先處理照片吧。 重新再回沖繩,有些懷念,不一樣的天氣,不一樣的旅伴,有不一樣的眼光,與不一樣的愉快。 旅程很滿,照片很多,心情很悠散。先上傳幾張黑白照片的浮光掠影,再慢慢補上其他照片。

Read More

[family]櫻花樹下,我的祝福

堂妹出嫁那天,趁機拍下了家裡那棵櫻晚冬最後絢麗的姿態。 像是守護著林家的櫻花樹,年紀比我們這一代的任何一個孩子都大,三十年來看著我們長大,現在起,將陸續目送我們這一代邁向另一段新人生。 即使諸多風雨,為了自己幸福的妳,終於也熬過來了,其實一切也不過只是一眨眼的事,人生也是。那日,披著白紗的堂妹,從來沒有那麼美麗過,我們都帶著喜悅,看到妳眼眶泛紅,我也偷偷哭了。 我一直想到木村Kaela的那首歌,真是適合妳呢,Butterfly,願妳幸福快樂,Josephine Lin。 Butterfly 今日は今までの どんな時より 素晴らしい 赤い糸でむすばれてく 光の輪のなかへ Butterfly 今日は今までの どんな君より 美しい 白い羽ではばたいてく 幸せと共に Butterfly 今天要比以往任何時候 都來得燦爛 以紅線牽繫住 向著光明未來前進 Butterfly 今日的你比起以往 還要更美 拍動白色羽翼飛翔 幸福相隨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cxMzA3MjQ=/v.swf (PS:拍攝這張照片所使用的Minolta 7S,正是堂妹的父親(我二伯)所保存的老相機。目前我借來使用中)

Read More

是夜。

四年前初次與KEN登上六本木之丘,一起看了燦爛東京夜景,那是情人節。 四年後再次自己一人登上六本木之丘,獨自看了燦爛東京夜景,這是聖誕節。 經過一千多個日子,我開始拿起了底片相機,開始學會自己旅行,開始懂得愛與恨,開始結束單身狀態,開始品嚐悲歡離合。開始很多事情,也結束很多事情。 兩百多公尺的高空上,眼前讚嘆著收藏著那片潑灑到地平線上的繽紛光影,眼也捨不得一眨,鏡頭拍下的光斑,卻像是一個眼睛開闔的失焦的瞬間,或正在發呆的空洞的片刻,或者,只是反應了希望能在這一夜讓身邊的另一個人一起享用這塊美色的寂寞。 本來人生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清處透見、是非正反、壁壘分明的。你的人生是,我的人生也是。經歷了矛盾的、尷尬的、曖昧的、氣餒的、無奈的、可惡的,那些無法靠人的力量處理而必須說服自己”那就這樣吧也只能這樣”的事情,才是推動生命的燃料。總必須背負著一半討厭的感覺,才會更珍惜另一半從模糊中窺見的明亮與從苦難中蛻生的美好。 於是其實我並不是真的寂寞,我知道他在哪裡,我知道他的心情,我知道他的現在,我知道他的未來,我知道他的愛。一如他都知道的我。 『只是,美麗有如白駒過隙,有一天,萬物的顏色和形體都將消逝。這個世界,就是從無到有的移動過程中的片段,有時那些片段就像是解開謎題的符號,散發著美麗的光輝。』 __《直到長出青苔》‧杉本博司 謝謝你的2010,2011也請多多指教。 ※文章同步刊登於我的Facebook 。

Read More

[travel]只要有過旅行中的那一瞬痛快

如果不謹慎一點,閱讀松浦彌太郎先生的《旅行的所在》一書後,可能會對自己的旅行計畫開始產生不安的懷疑吧。雖然書名是《旅行的所在》,並沒有特別著墨任何旅行該具備的精密規劃,相反的這個大叔的青春歲月實在隨興到有點刺激。毫無計畫地踏上前往紐約的旅程、被朋友拜託去加州的公寓幫忙看家住一個月、或是以觀光客身份到了溫哥華卻被一見如故的『彩度書店』(Chroma Books)的老闆拜託留下來打工顧店一星期。 回過頭來看,八月底那次跟著工頭去兩天一夜的台東二日遊旅行團,對好比是松浦先生或是村上先生這樣個性的人來說,簡直是另一個星球的生物般不可思議的舉動吧。

Read More

上海私藝歡之上-重回藝術現場。

[2010.April.田子坊] 閱讀《2010我在上海》這本雜誌時,看到大哥詹偉雄文章中所說的這段:『詹偉雄形容上海像是一團爆炸中的星雲,一開始我們對上海的想像來自歷史文本,故事詮釋了上海的城市性格,再來有人開始依照腦海中的想像,實際產生作為,例如將石庫門改建為上海新天地,成為嶄新的現代地標,接著觀察整座城市,四處洋溢上海人對明天的想像,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拉扯中,上海是動態的,而且充滿活力的。』 整段話中讓我最有感覺的就是”觀察整座城市,四處洋溢上海人對明天的想像,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拉扯中“。我去上海時始終也有這樣的感覺,很多上海人(或者在上海討生活的人)並不太回首過去,那些關心老建築、老房老件的人們,多半是外地來的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富商或掮客。

Read More

ELLE四月號,女人如何愛攝影

特別推薦這一期ELLE,當然並不是因為自己也佔了受訪的一小角,也不是因為封面迷人閃亮的千秋王子(整個畫錯重點),而是因為ELLE這次提出《女性》+《攝影》的企劃令我心動,同時,ELLE邀請了四位在演藝圈頗負盛名的明星攝影師–林嘉欣、陳珊妮、戴佩妮、張鈞甯,以“自己”為攝影主題,提供ELLE獨家創作的攝影作品,進行一場絕無僅有的”四人平面攝影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