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因為這次旅行邀訪,真的不知道鳥取縣盛產水梨,鳥取盛產的”20世紀梨”生産量佔全日本第一,從Wikipedia可以讀到一段介紹:
「二十世紀(にじっせいき)は青梨系の中生種で、和なし生産の13%を占める生産量第3位の品種である。また、鳥取県産なしの8割を占める。」(二十世紀梨為青色梨系的中生種,為日本”和梨”中產量排第三的品種,其中鳥取縣產的二十世紀梨就佔了八成。)
所以說要多讀書才能長姿勢(誤),原來梨子的分類有日本和梨、中國梨、西洋梨等三種,台灣的梨子就是褐色系的中國梨品種,日本的和梨則有褐色系與青色系的品種,簡單介紹前三名如下:
1.幸水:褐色梨的早生種,佔日本產量34%,是最多的品種。酸味少甜度高,果肉較軟,收穫時間較早,約八月就可採收,但採收期短。千葉縣為幸水產量第一、也是全國和梨總產量第一的地區。(我以前一直以為千葉只是盛產花生啊!)
2.豐水:褐色梨的中生種,佔日本產量30%,是排第二的品種。雖也有甜味,但酸度較高,水分充足。茨城県是全國和梨總產量第二、豐水產量第一的縣市。
3.二十世紀:青色系的中生種,佔日本產量13%,排第三的品種。二十世紀梨的甜味與酸味相當平均,因為種植期較長因此水分較多,若外皮越偏黃綠則甜度越高。收穫期較晚,約在初秋才開始採收。此外,此品種必須採用人工授粉才能繁衍。鳥取縣的為全國和梨總產量第三、二十世紀梨產量第一。
(不過查到這篇統計報告,2012年的日本全國梨子產量櫪木縣升到第三,鳥取掉到第四。)
若以栽植研發來說,二十世紀梨其實是最早在日本開始培育的品種,顧名思義,早在一百多年前、還未正式進入二十世紀時,就以即將來臨的二十世紀梨為名,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西式命名方式。1904年二十世紀梨正式引進鳥取開始大規模種植,從此鳥取就變成二十世紀梨之鄉,”梨花”也成為鳥取縣的縣花。
呼~上完一堂"梨子學基礎課",就要正式進入今天的主題,全國唯一以梨為主題的「鳥取二十世紀梨紀念館」!
這座二十世紀梨館,其實是倉吉市的「倉吉パークスクエア 」(Park Square)這座複合文化施設的其中一個展示館。
(這塊地以前是一家紡織廠的舊廠地,20年前開始進行土地開發,之後才成為現貌。竟然沒有官方網站,可能只是市政府的公共建築吧。)
我一走進場館就覺得這棟建築的結構鋼架很有意思,回台灣一查才知道,整棟建築設計為阿根廷裔美國建築師César Pelli(西薩‧佩里),此建築為2000年完成。這位老人家可是2013年普利兹克建築獎的候選人之一(今年得獎的是伊東豊雄),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紐約世界金融中心(World Financial Center NY)、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地標雙子塔等等。
仔細看Wiki資料,原來他在日本有個建築事務所Cesar Pelli & Associates Japan ,因此日本的建築作品非常多,例如羽田機場第二航廈、日本橋三井タワー(這棟很美)、還有,我非常想去的大阪中之島的國立國際美術館!這棟我竟然還沒去看過啊(恥)!真的完全沒想到大師會來設計梨子館啊…….(失禮)
(不好意思,光是建築可以囉嗦這麼多,單純是個人興趣愛查資料而已。不過說起來,倉吉真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倉吉市役所是日本建築巨匠丹下健三設計、倉吉パークスクエア+倉吉未来中心是西薩佩里設計、同時還有古老的白壁倉庫町屋建築,之後我會再寫一篇介紹"倉吉白壁土藏群"的文章。)
一入圓形場館,就能看到館中央有一株超級大梨樹的標本,這株幸運被保存下來作為樹木標本的"姥姥級梨母",樹齡高達74年,比較起一般壽命大約二三十年的梨樹,真的是老祖宗等級的啦,枝葉伸展可長達二十公尺寬,形成一個天然的梨木棚,很像大型裝置藝術,它最輝煌的記錄曾經一次結4000顆梨子,真是相當驚人啊!
因為盛產期在秋季(約九月開始),二十世紀梨也被稱為"初秋の味覚の王者",也就是九月~十月吃是最好的時候。
喜歡吃梨子的來這裡應該會像進入天堂吧,試吃處可以品嘗到多種不同品種的梨子,從酸度清爽的到甜度濃厚的都有,可惜我們抵達時是八月初,梨子還沒到最完熟的階段,吃起來還會帶著一點澀澀的酸味,不過甜度依舊很高,即使這樣我們大家還是試吃得相當開心,畢竟梨子一顆貴森森,能在這邊試吃到那麼多種口感的梨子,這可是非常難得的享受。
日本水梨品種名稱都超有古典氣息,例如八雲、翠星、豊水、太白、菊水、新水、晩三吉等等,跟日本米、日本酒之類的地產一樣有豐富的品種名稱。今天試吃的是新水、晚三吉與王秋。
喜歡的可以投票給它。
還有梨香紅茶可以喝,散發清新的果香呢。
謝謝阿姨。
這個梨子小姐三人組也太讓人噗哧…忍不住想拍下來。
另外一區是展示世界的梨子品種,真的是大開眼界,一輩子沒看過那麼多種梨吧,這可是只有這裡才辦得到,回家後可以自誇看過世界各國的梨子,雖然是沒甚麼好跩的…不過梨子的世界可是很深奧的呢。
雖然參觀時間短暫,但我們在這個拍照區玩得很開心,好多水果頭套好嗨啊!大家拼命變換各種水果來裝可愛,也不想想都幾歲了哈哈哈!
館內還有神社、昭和農家裝置等情境空間。
我覺得這個水果老木箱一定有不少撿舊貨的人想要扛回家,而不是買梨子。
我喜歡考古的研究精神看到這面牆又激發了…竟然有全日本巨大梨木的分布圖,梨樹怎麼那麼會長啊!
全國各地有三千個名稱中有"梨"字的地名,作統計的人辛苦了。
哪個縣市擁有最多帶有"梨"字的地名?第一竟然不是千葉不是茨城也不是鳥取!奈良為何要有那麼多梨地名呢?好妙的統計XDD
後方有樹園區,展示十種栽培中的梨樹品種。
"犬殺"那個名字實在太威了………就因為梨子太硬掉下來砸死幼犬因而得名!!!我想這款梨子一定賣得不太好很快就滅絕了吧。(我知道你跟我一樣想到牛頓…)
這款"二宮梨"純粹是個人喜好。(只要有心,日本處處有嵐)
門口旁邊有一家小餐廳,可別錯過香甜的梨子霜淇淋!
外面當然有梨子週邊商品與各式食品販售區,當然一定有新鮮水梨可以買,可惜不能將它們都帶回台灣讓親朋好友一起品嘗啊!只好在鳥取就消滅它們了。
這還不是最大顆的耶,是說好梨子也不便宜啊。
鳥取縣有許多觀光梨園,大概在九月開始就可開放讓民眾入園體驗採梨,享受一下當"梨農"的樂趣,自己親手採收的梨子,吃起來一定特別甘美的呢。
目前為了振興梨農,特別強化外銷,對台推出”果樹認養計畫”,讓台灣民眾一年花一萬元台幣認養屬於自己的梨子樹,就能在收成季節收到兩箱共40公斤的進口日本二十世紀梨!(請參考下圖)
另一天下午我們就被安排到讓台灣民眾認養的合作梨園觀光,名為「廣岡農場」。
不過這篇文章已經太長(真的是壞習慣要改),乾脆分成上下篇,另一篇再來介紹廣岡農場賞梨記。
※延伸收看:
【主播走向全球】鳥取”果樹認養” 萬元買40斤梨
台灣的苗栗和台中山區,生產的梨子又大又甜,但你可不知道有部分高接梨的梨穗,其實來自於日本的鳥取,鳥取曾經是全日本梨子產量最多的地方,但現在願意留下來種梨子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導致產量大減,當地的農場除了力推外銷之外,也打算對台灣推出”果樹認養計畫”,台灣的民眾一年花一萬元台幣,就能在收成季節收到兩箱共40公斤的日本梨。
●○●○鳥取遊記相關文章●○●○
[travel]鳥取遊記之五:鬼太郎之鄉,水木茂大道
[travel]鳥取遊記之四:妖怪故鄉境港市,認養螃蟹吃到飽
[travel]鳥取遊記之三:吃梨來鳥取(下)-梨樹主人認養計畫
[travel]鳥取遊記之二:吃梨來鳥取(上)-二十世紀梨記念館
[travel]鳥取遊記之一:寫真愛好者必來朝聖的鳥取砂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