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旅行除了第一天的第一個行程是屬於我自己的朝聖景點之外,其他都算是KEN的吧。
早在出發一個月前得知抵達京都那幾日恰好可趕上蜷川實花的攝影展,硬是要把”小山登美夫畫廊”這站排進行程。查詢地點時,深刻感受到Google帝國統治的精妙,把地址輸入google map,就可以在Google street view上看到實際的街景,未到場先想像。
本以為這個地點可能距離我們投宿的地點有點遠,暗自擔心能否成行,原因是我們在周六抵達京都,週日已有既定行程,週一畫廊休館,而原本週二就要離開京都,所以非得排在周六下午的第一站。我對京都市內距離大小沒有把握,無法評估地點遠近,這時候Google map真的大大派上用場,地址一查,發現根本幾乎在同一直線的路上,從我們住的知多民宿往外走經過東本願寺旁就會抵達。只能說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
第一次到小山登美夫畫廊的人,會驚訝於它隱於市井的存在,完全融合在周圍的民宅與店家之間,不仔細看就會錯過了這個在日本當代藝術界具有重要地位的畫廊。東京小山登美夫畫廊開設於1996年,之所以佔有一席之地,在於小山登美夫(這裡有一篇介紹)算是早年率先將奈良美智、村上隆等目前紅透半邊天的日本當代藝術家推國際舞台的推手,我的意思是,如果有喜愛藝術的人到東京,這裡很值得造訪。京都的小山登美夫畫廊分館,則是在2008年才成立,利用一間舊的染物工場改建,室內空間有高有低,比起外觀看起來的簡潔,內部空間的再造更有趣味在。
但無論怎麼說,畫廊本身確實不很大,室外更是連一張海報都沒有,僅有在門上有小小的明信片狀的告示,確定真的有展覽。走進一樓,櫃檯前的桌子上放滿了蜷川實花的出版品、畫冊、書籍、特別專題介紹的雜誌等,還有最新的2010年曆,主題就是FLOWER ADDICT,2100円,我沒買,忍住了。
上二樓之後,就是十幾幅大大小小的花卉照片,大號的作品皆以壓克力製作,小號作品則是錶框。這一系列鮮艷奪目的花朵,完全是蜷川實花的正字標記了,她讓純淨的白菊從莖部吸上各種飽和艷麗的色水蘊染,製作出獨一無二的”蜷川菊”,畫廊上下左右的全白素淨,更讓濃郁色彩膨脹發酵在每一吋視覺範圍之間,像是嗑了迷幻藥般腦內綻放出一朵朵失控的小爆破,超不自然,卻是最吸引人趨之若渴的那股不真實美感。
現場可以拍照,不過要先問過服務人員,他們確定我們只是粉絲兼觀光客來參觀後,就微笑地放任我們自由拍照,對於我們擅自在場內裝模作樣自拍,也僅是抿嘴一哂到也不太注意,約莫覺得外國來的粉絲舉止愚笨但沒有傷害性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算了吧…。
在主展區後方小閣樓上的副展區,是韓裔藝術家Jon Widman的作品,我不認識他,所以簡單看過。倒是這個副展區的房間還留有原來舊町屋的木頭地板,牆邊還有古早染織工廠時期的吊具,保留著原建築物的歷史痕跡,卻展示著最前衛的當代藝術,新舊文化的對話使它產生獨有的個性,就像現代的京都人那般,踩在傳統禮法的軌道上,將新時代的元素交織在城市風景裡。
能以蜷川實花的花兒們作為旅行的序幕,真是再奢侈也不過。
PS:謝謝在京都的噗友doku前來陪我們度過相當開心的第一晚。
※攝影道具:Nikon D5000
哇!!!我跟工頭打情罵俏(大誤)的照片被曝光了XDDDD
不過凱洛把我笑容照得真好看好開心~(轉圈)
LikeLike
只能說google真是神!^^
LikeLike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网络改变生活,Google map正是如此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LikeLike
路过,留个脚印。。。
LikeLike
小山登美夫畫廊這樣的畫廊,好有親近感覺。
LikeLike
網路改變生活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