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ing & Blogging

最近接到一位研究生的來信,提出希望就blog的論文題目進行實地採訪的邀請。與工頭討論過後,經過一點思索,最後還是回絕了她的好意。


原因是這樣的。她希望在我們最常blogging的場所進行訪談(並同時攝影),我建議的地點是我們最常去的第三順位–公館的挪威森林(雖然也沒幾次),她回覆說與指導教授討論過後,還是希望能在”第一順位”的地點。我想大家都知道,第一順位想當然就是”最好不要說出來的那個地點“,而排名第二順位的”自宅”,則因斯是陋室諸多不便,故殘念婉拒。
我不是怕大家知道我的工作,反正知道的人也不少了,我只是不想讓工作上的人知道我網路的身分。我在工作場所並無公開我的Blog,雖然我大剌剌地blogging著,是因為我揣測短期之內在工作環境中應該不會有人知道我擁有blog這個位置,無論如何,我不想因為這種事情引來側目,矛盾雖有,但也想保有這份安全感。我知道我很無聊,我這難以釋懷的心魔更無聊。
其實偶爾對工頭將blog帶進公司並讓工作內容blog化這境遇是羨慕的,或是像我師jeph,我也曾經因為這個blog身分而被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肯定,但我明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只會讓人更癡呆。這是個殘忍而真實的試驗。人生阿,都是這麼冷酷的。
每天我都想用力給它Blogging到殘廢 (我想換banner、玩Picasa、上傳照片到flickr、看日本blog、看韓國blog),每天我都想用力給它聽音樂聽到腦死(了解Osymyso、體驗Instant City、搞定MP3@Blog),音樂與網路都是我的最愛,我還敢這樣挑三揀四真是該死了,可是做人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兩樣?我想當一個堂堂正正的好員工阿!我真苦惱,並且肯定這苦惱起碼要延續到過完這個年吧。
哦,也總有好事要相告。1/22星期六兩場音樂盛事,《讓愛環繞亞齊全球環境音樂會World Wide Ambient Vigil For Aceh》與《聲響藝術家,音樂人與DJ們BURNOUT- a soundjam raid》,我們應該都會去一下,我對前者發佈訊息中堅稱”只放聆聽性的環境音樂 不要舞曲“感到無比興趣。在苦惱之間,我要好好Ambient一下。
後記文章進行時,我想到sub-blogger這個詞,google沒有具體結果。我原先想表達的意思一言難盡,就先不解釋了。於是同時請教Schee關於這個名詞釋義,Schee說,他搭捷運時會想一想,並無奈哭喊因為爆忙而無法好好寫blog。是啊,大家的煩惱都一樣。

Posted by

Blogger & Freelance writer│ Chinese, Japanese, English│Love Art, Culture, Travel│ Twitter, Tumblr, Flickr & FB: thecarol│Instagram: thecaroltw フリーランスライター・嵐・旅行と芸術とコーヒー上癮者 ☆ 著作《小島旅行》《味之宿》

28 thoughts on “Working & Blogging

  1. 沒錯!做人沒有有用想跟鹹魚沒有兩樣!
    就算是鹹魚,也要當能夠成為鹹魚雞粒炒飯的鹹魚!!
    話說回來,為什麼要「拍攝」blogging地點呢?

    Like

  2. 唉…我最近真的是深刻體會到blog還是躲起來比較好啊,因為”
    生命網路寫手”的關係,我認識了現在的同事們,也因為這樣跑來這邊上班.慘,真的慘,一堆人都知道我的blog了.要看什麼是blog,還把我那長短腳不稱頭的烘培車打開來看….
    前同事竟然也透過生命的網頁找到我…某天還突然問我”最近有沒有做餅乾啊?”
    我這幾天都不知道該怎麼寫了.想搬家,可是又捨不得,畢竟那台烘培車是我從零開始拼裝的啊 ~~><~~

    Like

  3. 首先是PostcardViewer,雖然成功,但是示範網頁排的很美麗我的衰小練習排的很隨性,簡直是失控的畫面
    再來是影片的Media@blog
    一下子就成功了,可惜沒有能夠見人的影片可以放,都是哀家在ktv錄下來自己感受的奇怪錄影,不知道po出來會不會得罪週節輪和一堆唱片公司,所以只好自己玩玩自己爽,噴鼻屎,玩到早上七點,順便去吃早餐好了,喔耶。

    Like

  4. 其實現在也很認真的思考著
    blog裡面能不能放屬於「自己」的東西
    畫得悲傷一點,大家以為我失戀
    畫得高興一點,大家以為我中彩券…
    我也不敢公開我在blog園地玩耍的事情
    只不過,google實在太厲害
    常常擔心自己會被抓包啊…:P

    Like

  5. 怎都沒有研究生找我做研究啊! [泣]*2
    不過話說回來,要我再工作的地方討論我的部落格,我也覺得怪怪的,除非是獨立的小會議室,這樣傳出去我就不用做人了。
    部落格還是很個人的東西。

    Like

  6. 對阿,我想大家的反應應該都一樣。
    不過我想應該也有不介意的人。比如說他的工作內容就是網路相關、開發BLOG等等,那就順理成章。只是研究結果可能會有偏差…XD

    Like

  7. 之前也有雜誌約採訪,
    原本也準備了一場演講,
    還好我人在加拿大,
    目前比較困擾我的是職場上的真實身分,
    網路世界的虛擬分身倒還好,
    對於凱洛那種難以釋懷的沒安全感當然是可以體會的啦~
    其實偶爾搞神秘也是必要的。

    Like

  8. 我已經沒啥名節可言
    從大學同學教授到客戶到家人
    都已經知道我的部落格
    害我現在都不敢寫啥腥煽色的哇哈哈哈
    不過有一次被客戶看到我在剿案子
    還自己出現說是不是罵他
    真是太害羞了哈哈哈哈

    Like

  9. 小貓我也這樣覺得,也投你一票。
    網路串起了方便也串起了不便阿,我不是藝人但看到"
    南韓近百藝人隱私曝光引起軒然大波"這種新聞還是會覺得,哀家還是把秘密的窗口留在看不見的地方好了。

    Like

  10. 先前也曾經一度想寫跟自己工作相關的題材,
    最後真的是左思右想,深感不妥而放棄,
    因為有些朋友知道有些並不曉得,
    但我總是想保有隱私勝過一切,
    不過我也時常質問自己那還能寫什麼,
    只好安慰自己別想太多了。

    Like

  11. 初次潛上來換口氣,打聲招呼,其實在這邊跟工頭等blog潛水已久啦。
    我倒是覺得這個研究生跟他的老師有修改研究方向的必要。假設他自己也blogging,難道不瞭解這族群中很大一部份人對隱私的重視嗎?我還沒建立自己的blog,在pchome也不過短短一兩年時間,而且經常因為忙碌而荒廢,也沒好好照應一些朋友們,即便如此,真實身份若要曝光,恐怕還是有很大的壓力。而我也不怎麼在網路上詢問一些經常往來者的私人資訊(如果真要詢問,通常會很不好意思且確認不會造成困擾),因為自己也不怎麼喜歡被問到啊。更何況,大家會blogging的地點,應該跟凱洛很類似吧,第一順位通常是「那個不方便說的地方」,再來就是家裡,除非在這兩個地方的時間或設備都不方便,才會考慮去網咖或帶著notebook上cafe吧,在這種地方接受採訪,除了曝光之外,某種程度也會造成不便。所以如果該名研究生有看到這一連串的討論的話,真的強烈建議轉換一下方向啦(我倒是好奇,為什麼一定要在「第一順位」地方採訪,研究的主題到底是什麼啊?blogger/blogging與空間設備的磁場關係?),不然我猜願意接受採訪的人可能蠻受限的,而且容易訪問到以此為業或blogging跟其職業有關的人,這樣抽樣上也會有偏誤吧!
    不好意思,第一次發言,落落長一發不可收拾。

    Like

  12. 雖然開始blog還沒很久,已經開始思考放的內容是否要如此私人?
    畢竟,把心中的想法攤開來,感覺赤裸裸的,雖然感覺很棒,卻又怕熟人知道. >_<

    Like

  13. 小普姊,所以我才要學習效仿團長amy阿阿阿
    猴子果然是猴子,曝光了你說不定可以跟他抬高價碼,精神補償費 哈哈
    judysmile跟yoshigi一樣都有好幾窟吧?我其實也有好幾個,不過都是測試用,也都保持用凱洛這渾號。倒是以前我在新聞台時,的確化名開了好幾個不一樣的。
    劉哲廷,雖然很好猜,但是最好還是不要說……..真的好奇到快死掉可以私下來信洽詢,哈。
    cassandre,其實我寫音樂,多少跟工作有一點搭上邊,這是唯一的關聯了,不過我不是專業的寫手,寫音樂多半自己聽爽而已,所以跟你一樣,盡量不給自己壓力啦。
    mathue,其實在你留言之前,剛好我收到研究生的回信,她不放棄,再次提出其他的建議希望能採訪,原因就是”難得有願意的受訪者”。可見似乎願意出面的人不多耶。不過因為她與她教授後來討論後向我提出的條件我覺得我可能無法辦到,所以目前打算回絕。(其實,我跟你一樣,我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有所堅持,也許是為了她的論文題目?雖然我還是不知道題目是什麼 哈哈哈)
    同時,非常感謝ALICE的挺身而出,我會回信給她請她找你,給她MAIL可以吧?有妳在一切可以搞定吧我想:)。
    不過我倒是沒想到還有這招可用,如果有願意公開受訪的人,我不介意當傳聲筒。
    jing,其實我們也是因為知道有人會來看,所以才會有所寫有所不寫,畢竟有”回應”這件事情還是緊張刺激的,不管回應是好是壞,呵呵。

    Like

  14. 看了凱洛的這篇,有許多感觸想說,但時間總是迫人地少,所以,就先聊勝於無地先說些許:
    1/一個小眾的產品(研發),雖然為小眾所享有其獨樂樂之趣,但真正要向該創新服務的研發者致敬,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它”商業化”,雖然商業化有其缺點,但那是讓這股[BLOG格]浪~寸步推進成為商業價值及媒體價值的不二法門,往商品化的大眾利益去服務,才能推陳出新浪浪相漣~但,商品化需要力量及勇氣!
    “”將blog帶進公司並讓工作內容blog化””~工頭有那個巧思將相關性串聯,凱洛更不用說囉!
    2/””我在工作場所並無公開我的Blog,雖然我大剌剌地blogging著,是因為我揣測短期之內在工作環境中應該不會有人知道我擁有blog這個位置””…貴公司的情況與敝公司在過去三個月前的情況相去無幾,但經由工頭大力著墨,半推半就地將查理王拉進來後,查理王幾乎每周都在公司的大會上為~BLOG~強力宣傳著!看來有點起色了…至少,那四個英文字有人會拼了,也不會將”部落格”講成”布拉格”嘞!@@
    走筆至此,不免想到網友所云!!~「畢竟這個國家的高官是不用全球資訊網、不看部落格的。」<<好嚴厲的指控啊!不過倒也言簡意賅!(~嘆~)
    相關全文請見~全民台灣大百科BLOG部落格化?【查理王.看世界No.56】
    http://blog.roodo.com/charles0714/archives/6062.html
    音樂+BLOG的日子裡…祝福妳!
    一個正天天與BLOG+旅行瞎攪和的人@”最好不要說出來的那個地點”筆!

    Like

  15. 隨筆關於Blog的學術研究

    一件新事物開始受到重視,通常隨之而來的就是商業的應用與學術的研究,而業界的反應又總是比學術圈快一些。rnBLOG從2003年開始在國外流行,到2004年使用者增加而Bloggers出盡風頭,é€

    Like

  16. 寫 Blog 的矛盾

    為了明天的 meeting,今天一口氣逛了不少 Blog,希望活化一下我的腦袋,別老被 Portal 那套思維綁住,希望能想到新的 idea,好讓論文題目就此確定,更希望自己能受影響,認真地 blogging,別僅是

    Like

  17. 我也是一名研究生
    也採訪了一些寫作的朋友
    我想他要在第一順位地方採訪
    可能論文研究觸及了「創作場域」的關係..
    我的訪談對象設定在
    平面與網路創作雙重身份的創作者..
    可能運氣比較好
    滾雪球抽樣
    第一個受訪者幫我引薦了其他的受訪者..
    下一個受訪者又幫我引薦了下一個..
    我想沒有大家的熱情幫忙引薦
    一個研究生想要訪問到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受訪者
    常會碰壁的
    畢竟一個論文研究的訪談
    有可能成為一種打擾..
    之前在一個網站
    作者表明拒絕研究生採訪
    讓我覺得有點失落感
    希望研究者與創作者能夠雙贏
    有感而發啦~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