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The Art of My Travel
往後的一切,如果不從寫完這篇文章開始,我對自己的人生將無法交代。
一趟旅程,能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昨晚我這樣問KEN。
從加拿大回來之後,前一個星期,我的心還對北緯的雪地有一絲牽掛;這一個星期,我每天研讀艾倫‧狄波頓的書。甚至到這兩天,我還繼續作著身處異國的夢。
所有有關這段旅程我想說的話,都在《旅行的藝術》這本書中被一一寫下。我的確建議大家閱讀此書。我一邊閱讀別人的遊記,一邊被文字喚回每一陣當初的思緒與悸動,很多事情我知道我將永難忘記,但有更多的事情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記憶還能保存多久。人的腦力有限這件事情,總是有點哀傷。
從旅程的一開始,我的潛意識似乎就不停關注著一件事情:我該如何留下這些片刻的情與景。這是個與我生長的環境不一樣的國家。用著不一樣的語言與文字。不一樣的路燈與號誌。不一樣的餐具與烹調。不一樣的髮色與膚質。不一樣的建築與畫作。不一樣的習慣與法治。也許我是更刻意了,但我不得不貪婪。
我約略明白兩件事情。
這片永恆堅定的狀闊雪山的存在,從某一個我不知道的時間點開始,已經將我徹底沖刷過一次,而與愛人同行的心靈滿足,是將旅程每一個片段接縫起來的針線。對我而言,這是一趟完美的旅行。
我一直努力想認真描述出每一個時分的感動,我好想像艾倫狄波頓一樣掰出個什麼感人肺腑。可是我發現我根本無法打出隻字片語。其實我想說的只是很簡單阿,但是越簡單,我就越覺得一切都不必多說一句,我說服不了自己。因為這是我的旅行,我的朋友,我的愛人,他們帶給我我的快樂,我的回憶,我的人生。當我怎麼說,我明白你們都不會懂的,我也不要大家勉強知道這一回事。這一點我只好先抱歉,我能提供的,就只有數位照片這麼多了。
KEN在旅程中不斷告訴我,這是我的旅程,因此,他為我測拍我的步伐,他為我記錄著很多我忽略了或腦袋裡容納不下的事情,他為我準備了很多我不知道的資訊,他帶我開發到另一個我從未知曉過的領域。
我很抱歉剝奪了KEN喜愛獨自旅行、崇尚孤獨寂然、追求壯闊浩瀚的角色扮演情境樂趣,沒關係,突尼西亞你先自己去吧,以後再比照這次旅行的心境,帶我去享受南歐的美妙吧。
這世界如此之大,我對它充滿渴望。你也應當如是。
我從未讀過艾倫狄波頓的文字
可是從妳這篇旅行感言裡面讓我知道
Ken疼愛妳和這次旅行的愉快
很令人感動的呢
LikeLike
我也喜歡艾倫的文字
很巧的是,前天才又重讀了這本書,
沒想到妳也提到了,
讓我愈看愈起勁。
LikeLike
我是停止旅行以後
才開始明白旅行的美好
做旅遊記者以後
我反而對旅行麻痺
我很羨慕那種一年旅行一兩次
真的可以睜大眼睛看世界的旅人
已經快半年沒有旅行了
我告訴我的旅伴
“停止旅行之後,我才開始想念那些國家”
現在只要不經一的一個場景
都會讓我想起
那是在地球另一端的空氣的味道
LikeLike
miakid,
難怪妳那麼會從國外搬東西回來^^
哈,我有個資深好朋友也跟你一樣,
小時候我記得她真的好愛旅行,
常一個人在台灣東跑西晃的,
後來好不容易成了旅遊記者,
她一年到頭在全世界裡走動著,
羡煞我們這類心裡渴望旅遊,
行動力卻不彰的人。
不過她卻告訴我現在一想起旅行就想吐,
所以她寧願花錢和男友出國玩,
也不想再為工作而出國了!
LikeLike
我相當同意旅行回來後才體會到旅行的美好這樣的說法
都是這樣的。
旅行如果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某種非自發性目的
那就無法敞開玩樂
而且
共同出遊的玩伴有時候才是決定旅行好壞的關鍵
LikeLike
剛跟朋友講電話
照例
又是來問我在台灣旅行住哪裡一類的話題
(昨天還有人MAIL旅行的行程要我幫忙看…)
我叫她去住民宿
她偏說不喜歡民宿某些”服務不週到的地方”
啊
對我來說
不管住哪家五星級都一樣了
都是工作
這樣也滿悲慘的
想想
看著五星級飯店排出來的高級的自助早餐
卻一點胃口也沒有
真的滿慘的
記得兩年前我偶爾出國
看到這樣陣仗的早餐
都會興奮很久ㄟ
不過現在如果要我自費
我也住不起了
只住得起青年旅館
唉
竟有點懷念起來啊
PS.事的,我超愛買,所以我家推了很多世界各地的”廢物”
真的是廢物,因為買的當下很興奮,買回來完全不知道要幹嘛
LikeLike
我倒是對住的地方不會那麼講究
畢竟呆在裡面的時間不會太久
而且就算再好的飯店都有可能遇到不好的東西…
我呢 可能是因為種種自己經濟上的原因
所以我已經能充分克制自己瘋狂購買的欲望
連這次去加拿大
ken要買東西都會被我阻止…
雖然我很想買一些東西回來給朋友親人分享
可是我又同意一個聽到的說法:
“玩是我自己去玩 為什麼我還要花錢買東西給你?!”
好像是住國外的華人說的吧
他說他搞不懂中國人的規矩
(不知道到底是誰跟我講這件事情)
因為所以,我就盡量盡量盡量不去想要買東西這件事情了
另外一個重點是….
這次出門我是”身上沒有錢的廢人”
所有的財務管理都在ken手上
我不管錢
這樣就能讓自己不買東西了
LikeLike
艾倫還有好幾本書 我念了都挺喜歡的耶
現在唸的NICK HORNBY有一本就是諷刺他的追憶似水年華
忘了是HOW GOOD blah blah忘了
不過 他的High Fidelity好看
LikeLike
我沒有買禮物給誰的困擾.要是出國玩只記得要買給媽媽,因為如果不買會被他唸很久,還都要買HELLO KITTY相關紀念物品.其他人有說才有買,
出國前,還會到處去問人,你們要託買什麼阿,得到的答案都是– 你玩的高興回來就好了,每每感到是否跟自己節儉成性或都是心情低落才出國有關~哈.
LikeLike
說到出國買禮物,
我有一個要好的女同學,
畢業後她去了有親戚的日本唸書,
每次回台灣要返日時,
她總要我們陪她去買些禮物,
至於禮物的致贈對象是:
1.她在教室位置「十」字畫開的同學們(前後左右)+老師
2.每天有一起吃午餐的
3.親戚全家
4.親戚家的左右兩戶鄰居
我聽完眼珠已落地…
LikeLike
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買了這本書。原本想和當時在日本的她分享一些心得,結果發生了一些事情,這本書就被我遺忘了將近一年…再去把它翻出來吧,謝謝carol的分享^^
LikeLike
我也是”住在國外的華人”,也不喜歡買手信,話不知道是不是我說的忘了….
LikeLike
哎對啦
你
就是你
LikeLike
To Yoshigi,
“How To Be Good”?
他真是很有娛樂性的好寫手。
To 凱洛,
說得真好。Alain de Botton知道這個關於旅行的秘密,我老覺得這好像是個只開放給少數人的聖壇或水井,不需要的人不會找到這條路來。
要去把曬在外面的心叫進來了。
LikeLike
還有另外一個人也這樣說啦,就是我們上次開會的
巴里島某大連鎖飯店總經理。
LikeLike
“玩是我自己去玩 為什麼我還要花錢買東西給你?!”
其實換個角度想
為什麼要買禮物送人
不是也希望對方能與我們一起分享出國的喜悅嗎?
LikeLike
To:Tash,
沒錯,就是那本,我實在太忙了,開學以後就還沒有時間
把High Fidelity看完….不停的想偷看The Beach
當中….
我要去春吶 亂喊一下 接著畢業設計就來了 好好玩一場吧
LikeLike